男方不給探望孩子女方可以報警嗎
男方不給探望孩子并不涉及刑事犯罪,所以女方應選擇向法院起訴而并非報警。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
如果判決書、調解書或離婚協議規定了孩子的探視權,但在實際的履行中,一方或其父母以各種理由拒不讓另一方行使探望權,享有探望權的一方可通過所在地的居委會溝通協商,協商未果的話,可在收集相關證據的前提下,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之訴。
目但注意的是,法院強制執行一般只會采取排除妨礙措施,而不會對孩子的人身采取強制措施。
離婚后如何行使探視權
子女探望權行使是指離婚后,間接扶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對探望的方式、時間安排一般由父母在離婚時協議。為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在離婚時應對子女的探望問題進行協商,對探望方法、時間進行具體、細致的安排。
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扶養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
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離婚判決沒有涉及子女探望權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間接扶養方在行使探望權時,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如果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或者是采取各種手段,阻礙另一方實現探望權,那么有探望權的一方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實現自己的探望權。
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的判決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對有協助義務的個人和單位采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
小編結合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清晰明確的解釋。夫妻離婚之后,未獲得撫養權的一方有探望孩子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如果發生男方不讓女方探望的情況,女方可以請求當地居委會進行協調,協調不成的,再起訴至法院,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保險受益權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2021-02-02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回遷房和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中的面積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6成都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老宅基地拆遷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20拆遷補償有沒有具體標準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