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是由有哪些
1、提起訴訟。起訴的性質為權利人主張權利之保護。基于這一性質,應對提起訴訟作擴張解釋,使其不僅包括權利人向法院起訴的行為,而且包括權利人具有同樣性質的其他行為,如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保護權利的請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向清算人申報破產債權等。但權利人起訴后又自行撤訴,或因起訴不合法定程式被法院駁回的,不構成提起訴訟,因而不能使訴訟時效中斷。
2、權利人主張權利。指權利人于訴訟外主張其權利的意思表示,可向義務人、保證人、義務人之代理人或財產代管人、調解委員會作出,其效力并無二致。
權利人主張權利是其行使權利的行為,不合訴訟時效制度制裁怠于行使權利者之本旨,因而使訴訟時效中斷。
3、義務人認諾。即義務人對權利人作出表示,承認其權利的存在,愿意履行義務。這種表示使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到確定,使訴訟時效失去適用理由,因而使時效中斷。義務人對權利人的認諾表示,可以各種方式作出。以口頭或書面對權利人或其代理人作出通知、請求延期給付、提供擔保、支付利息或租金、清償部分債務等義務人的行為,在法律上皆構成認諾。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的最新規定
第一條民法總則施行后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于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條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條民法總則施行之日,中止時效的原因尚未消除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關于訴訟時效中止的規定。
第五條本解釋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后,案件尚在一審或者二審階段的,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解釋。
訴訟時效中斷并不代表著不好,在很多時候也有好處的,這樣大家可以有充分的時間整理證據,不會因為時間較少而證據無法收集,影響整個案件。每個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不好的情況就是,對方也有充分的證據來收集自己犯錯的證據。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見的無效購房合同有哪些
2021-03-10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對拆遷安置權益有異議怎么辦
2021-03-12無證廠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7滄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家庭農場的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人口安置補償費有多少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