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是由有哪些
1、提起訴訟。起訴的性質為權利人主張權利之保護。基于這一性質,應對提起訴訟作擴張解釋,使其不僅包括權利人向法院起訴的行為,而且包括權利人具有同樣性質的其他行為,如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保護權利的請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向清算人申報破產債權等。但權利人起訴后又自行撤訴,或因起訴不合法定程式被法院駁回的,不構成提起訴訟,因而不能使訴訟時效中斷。
2、權利人主張權利。指權利人于訴訟外主張其權利的意思表示,可向義務人、保證人、義務人之代理人或財產代管人、調解委員會作出,其效力并無二致。
權利人主張權利是其行使權利的行為,不合訴訟時效制度制裁怠于行使權利者之本旨,因而使訴訟時效中斷。
3、義務人認諾。即義務人對權利人作出表示,承認其權利的存在,愿意履行義務。這種表示使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到確定,使訴訟時效失去適用理由,因而使時效中斷。義務人對權利人的認諾表示,可以各種方式作出。以口頭或書面對權利人或其代理人作出通知、請求延期給付、提供擔保、支付利息或租金、清償部分債務等義務人的行為,在法律上皆構成認諾。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的最新規定
第一條民法總則施行后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于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條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條民法總則施行之日,中止時效的原因尚未消除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關于訴訟時效中止的規定。
第五條本解釋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后,案件尚在一審或者二審階段的,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解釋。
訴訟時效中斷并不代表著不好,在很多時候也有好處的,這樣大家可以有充分的時間整理證據,不會因為時間較少而證據無法收集,影響整個案件。每個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不好的情況就是,對方也有充分的證據來收集自己犯錯的證據。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買門面無證無手續拆遷有賠償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