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與防衛過當區別
一、目的不同
防衛過當目的是出于反擊和制止正在實施的不法侵害,這是防衛過當的前提條件。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二、客體不同
防衛過當的客體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權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護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在這里不法侵害人具有雙重身份,即是防衛對象,又是犯罪對象。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三、主體不同
防衛過當的主體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單個公民。中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的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這就是說,防衛過當所構成的犯罪中,有已滿16周歲的和已滿14周歲的犯罪主體,但防衛過當的主體一般是已滿16周歲的人,因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由于認識能力的限制,一般不可能正確判斷防衛過當這種犯罪行為的性質。
四、量刑不同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
對于防衛過當的量刑,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五、主觀要件不同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防衛過當的主觀方面是防衛人對過當結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過于自信的態度。
因此,我們要知道故意殺人是一種有預謀的行為,是屬于故意行為。而防衛過當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才導致的行為結果,這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有預謀的,大家需要通過上述的幾個方面來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業軍人需要更換結婚證嗎
2021-01-06醫療事故鑒定依據都有哪些呢
2021-02-04雙規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雙規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6告政府能直接到中院嗎
2020-11-29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