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罪和誣告陷害罪區別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我國刑法中是沒有誣告罪的,誣告罪歸在誣告陷害罪中,所以兩者之間是沒有本質上區別的,都通過虛構、捏造犯罪事實,意圖讓他人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誣告陷害罪的犯罪中止的認定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3、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4、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刑法中是沒有誣告罪的,誣告罪歸在誣告陷害罪中,所以兩者之間是沒有本質上區別的,都通過虛構、捏造犯罪事實,意圖讓他人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