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種:規定處于該年齡階段的人,只要被證明確實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時,行為人才負刑事責任;否則就不負刑事責任。
這種立法方式的特點:(1)法院斷定一個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人應否負刑事責任,不是靠法律的規定,而是靠法官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2)這種立法方式過分擴大了司法的權限,容易造成司法的不統一和不協調。這種立法方式把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的行為人應否負刑事責任的重大原則問題由司法人員裁決,過分擴大了司法的權限,容易造成司法的不統一和不協調,甚至也給司法工作過分增加了本可避免的困難。
2.第二種:在法律中明確規定一些較為嚴重的犯罪行為,在處于該年齡階段的人對其負刑事責任,對未列出的犯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這種方法方式的特點:在法律中明確規定一些較為嚴重的犯罪行為,如果處于該相對負刑事責任階段,就對其行為負刑事責任,否則就不負刑事責任。法官可以根據行為人的犯罪行為和年齡裁判,這種規定明確、具體,因此司法的操作性極強。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2款的規定,我國采用的是第二種立法模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掛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區別
2020-12-31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