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區分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
1、從定性上講: 故意傷害罪行為人主要是對他人身體上進行傷害,但主觀上并不希望發生他人死亡的嚴重后果; 而故意殺人罪行為人實施了故意傷人的行為,且主觀上希望受害人死亡,即使因某種原因,受害人未死亡的,亦有可能涉嫌故意殺人罪。
2、從量刑上講: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傷害致死會判多少年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對于所發生的故意傷害刑事案件,應由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調取、固定犯罪證據,在偵查終結后向檢察院移送起訴,再由檢察院在審查后向法院起訴,最后由法院在審理后,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所造成的傷害程度、認罪悔罪態度惡劣等依法判處相應的刑罰。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是結果加重犯嗎
故意傷害沒錢賠怎么辦?
故意傷害罪沒毆打是否構成故意傷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土地流轉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宅基地證在拆遷中怎么補償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