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與毆打他人區別是什么
1、兩者的行為方式不同。
故意傷害行為概念的外延大于毆打他人行為概念的外延。毆打他人的行為方式主要是拳打腳踢、扇耳光等;而故意傷害的行為方式還包括使用器械對人體進行傷害,如使用石頭、棍棒、刀斧等器械傷人,驅使動物傷人,使用有毒、有害的氣體或液體傷人、電擊傷人等。
2、兩者的客觀方面表現不同。
毆打他人的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毆打他人的方式,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只要有證據證明行為人實施了毆打他人的行為,不論其是否造成被害人受傷,即可以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毆打他人的行為方式、行為地點和傷情輕重等,應當作為從輕或者從重處罰的情節予以考慮。故意傷害的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健康,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是指以毆打以外的其他方式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如使用機械撞擊、電擊或以放射性物質、激光等方法實施傷害。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都必須是以外力直接作用于他人的身體組織和器官,致使他人身體組織的完整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壞。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條第1款的規定,只要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不論其是否造成被侵害人受傷,即應當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3、兩者的傷害程度不同。
毆打他人不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一般只是造成他人身體皮肉的暫時疼痛,并不一定造成人體傷害后果。而故意傷害主觀上是以傷害他人身體為主要目的,行為的后果是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4、兩者在主觀表現形式上略有不同。
在主觀要件上,兩者都是故意,但毆打他人一般是在各類糾紛中一時沖動、臨時起意,對他人進行毆打;故意傷害一般在實施傷害行為之前有預謀、有準備,如選擇作案時機、準備作案工具等。這點的區別并不是絕對的,也有的故意傷害行為是臨時起意的。
5、行為人主觀目的不同。
毆打他人行為主觀上不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目的,一般只造成他人身體暫時的疼痛,不一定造成被侵害人身體的實際損害,意在“打一頓出氣”;而故意傷害行為主觀上則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直接目的,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可能性較大,意在“使他人身體受傷”。
故意傷害罪是刑事案件一般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情節比較惡劣的會判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毆打他人一般是不構成犯罪的,一般會按照治安進行處罰,主要是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可能會進行治安拘留。
故意傷害罪賠償多少錢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