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構成條件有哪些
詐騙罪的構成條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詐騙罪并不限于騙取有體物,還包括騙取無形物與財產性利益。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國法律規定當中對于詐騙行為的具體構成條件以及如何進行認定的相關知識,當然大部分情況下,只要是認為自己可能受到詐騙的,就可以選擇聯系相關司法部門或者是律師幫忙進行認定以及及時解決,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土地出讓合同違約金過高怎么認定
2021-01-13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