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罪是否終止民事訴訟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法院受理合同民事糾紛案件時,如果發現合同糾紛涉及到合同詐騙罪的,應該將案件移送到公安機關,退還案件受理費,撤案處理而不是終止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已立案審理的經濟糾紛案件,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并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受理該案的人民法院的,有關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經過審查,認為確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并書面通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如認為確屬經濟糾紛案件的,應當依法繼續審理,并將結果函告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二、合同詐騙罪中實際履行行為的認定
在市場經濟中,履約能力的有無及大小,受各種主觀與客觀因素的制約,具有可變性。沒有履約能力與他人簽訂合同,未必就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有履約能力與他人簽訂合同,也不能完全排除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有的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沒有履約能力,但其在合同簽訂后可以通過努力爭取到履約的條件。對于這樣的行為人,只要其在合同簽訂后有為履約積極努力的行為,就不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反之,有的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雖然無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在合同簽訂后由于情況變化,履約無望,進而產生非法占有的目的,同樣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
行為人的履約能力可分為完全履約能力、部分履約能力和無履約能力三種情形,應分別不同情況加以認定:
(1)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只履行一部分,如果其不完全履行的目的旨在毀約或避免自身損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觀原因造成,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如果其部分履行意在誘使相對人繼續履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行為;
(2)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行為;
(3)有部分履約能力,同時亦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即使最后合同未能完全履行或完全未履行,一般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但是,如果行為人的履約行為本意不在承擔合同義務而在于誘使相對人繼續履行合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行為;
(4)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但事后經過各種努力具備了履約能力,并且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則無論合同最后是否得以完全履行,均只構成民事欺詐;
(5)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之后仍無此種能力而依然蒙蔽對方,占有對方財物的,應認定為合同詐騙行為;
(6)有部分履約能力,但行為人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法院受理合同民事糾紛案件時,如果發現合同糾紛涉及到合同詐騙罪的,應該將案件移送到公安機關,退還案件受理費,撤案處理而不是終止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對出軌的界定
2020-12-07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