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產權人和實際產權人不一致房屋是屬于誰的
【案情回放】
大-明與小明是一對同胞兄弟,其父母原有農村二層樓房及平房各二間,分家時兄弟兩人各得一間樓房、一間平房并辦理了集體土地使用證。后因生活需要,大-明與小明商量并征得父母同意后,將房屋進行了對調,由大-明實際居住二間樓房,小明則居住二間平房,至今已有十余年,但一直未辦理所有權變更登記。2012年9月19日,村合作社為造橋需要,打算征用由小明居住的兩間平房,并與小明達成房屋征用賠償協議。村合作社在向小明支付征用賠償款8萬余元之后,將兩間平房拆除并建橋。2013年2月,大-明將村委會告上法院,以自己對其中一間平方享有所有權而未獲得征用賠償款為由,請法院判令將集體土地使用證上登記的屬于自己所有的一間平房恢復原狀。最終,法院判決駁回了大-明的訴訟請求。
【法官解讀】
本案爭議的焦點為登記在大-明名下的那間平房是屬于大-明所有還是小明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依法進行登記,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也不排除當經登記的不動產物權與實際不動產物權不相符時,實際不動產物權人可以憑借轉讓協議、買賣合同等證據請求法院對物權歸屬作出司法認定。結合本案來看,訴爭平房的土地使用權雖一直登記在大-明名下,但該平房一直由小明使用,同樣,土地使用權登記于小明名下的樓房也一直由大-明使用,且在長達十余年的時間內兄弟兩人對房屋的權屬從未有過爭議。因此大-明和小明雖然沒有訂立書面協議,但可以推定他們之間已經達成了換房意向并且已經實際履行;雖然沒有變更物權登記,但本案訴爭房產的物權歸屬已經發生了變化,法院據此可以做出物權已經發生轉移的司法判斷,進而判定小明對訴爭平房擁有所有權,有權對該房產行使所有權人享有的相關權利,而大-明實際上已經不是訴爭房產的所有權人,其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應得到支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登記產權人和實際產權人不一致房屋是屬于誰的”問題進行的解答,登記產權人和實際產權人不一致的,屬于問題比較復雜,房屋究竟歸誰所有,依據實際情況而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就業協議簽了能辭職嗎
2021-01-12同案犯與共犯的區別
2021-01-03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