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法律去很好的維護自己的權利,因此在很多法庭之上犯罪嫌疑人要依靠辯護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為辯護人,對于辯護人是有一定的要求和規定,那刑訴法辯護人范圍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基本概念
辯護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多可以委托兩名辯護人。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間存在著利害關系,所以,一名辯護人不得同時接受兩名以上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為他們的共同辯護人。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起共同承擔辯護職能。辯護人應當依據事實和法律,與承擔控訴職能的控訴一方積極對抗,并針對指控,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促使法官兼聽則明,在中立的基礎上公正裁判。所以,在刑事訴訟中確立辯護人辯護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二、辯護人范圍
刑訴法第32條: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律師法》規定,公務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期間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很多人群不允許作為辯護人,例如本院的人民陪審員、無行為能力的人、外籍人、與案件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人等,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維護被辯護人的合法權益,以及維護法律的公正性、嚴肅性。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申請書怎么寫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怎么辦理涉外結婚手續
2021-03-11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5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仲裁確認工作的五個程序步驟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