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犯刑法的犯罪行為大多數都涉及了巨額的財產或者其他資產,對于這些財產,在抓獲罪犯之后一般都會立馬依法查封,以免被漏網之魚的其他犯罪同伙轉移走。那么,我國刑事訴訟法查封財產后,這些財產都是怎么處理的呢?
一、刑事訴訟法查封財產的處理辦法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34條、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及有關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應做以下處理:
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
查封不動產、車輛、船舶、航空器等財物,應當扣押其權利證書,經拍照或者錄像后原地封存,或者交持有人、被告人的近親屬保管,登記并寫明財物的名稱、型號、權屬、地址等詳細情況,并通知有關財物的登記、管理部門辦理查封登記手續。
扣押物品,應當登記并寫明物品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重量、質量、成色、純度、顏色、新舊程度、缺損特征和來源等。扣押貨幣、有價證券,應當登記并寫明貨幣、有價證券的名稱、數額、面額等,貨幣應當存人銀行專門賬戶,并登記銀行存款憑證的名稱、內容。扣押文物、金銀、珠寶、名貴字畫等貴重物品以及違禁品,應當拍照,需要鑒定的,應當及時鑒定。對扣押的物品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及時估價。
凍結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應當登記并寫明編號、種類、面值、張數、金額等。
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權屬明確的,應當依法及時返還,但須經拍照、鑒定、估價,并在案卷中注明返還的理由,將原物照片、清單和被害人的領取手續附卷備查;權屬不明的,應當在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后,按比例返還被害人,但已獲退賠的部分應予扣除。
審判期間,權利人申請出售被扣押、凍結的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不損害國家利益、被害人利益,不影響訴訟正常進行的,以及扣押、凍結的匯票、本票、支票有效期即將屆滿的,可以在判決、裁定生效前依法出售,所得價款由人民法院保管,并及時告知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包括作為物證的貨幣、有價證券等,應當隨案移送。第一審判決、裁定宣告后,被告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抗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將上述證據移送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宜移送的實物,應當根據情況,分別審查以下內容:(1)大宗的、不便搬運的物品,是否隨案移送查封、扣押清單,并附原物照片和封存手續,注明存放地點等;(2)易腐爛、霉變和不易保管的物品,查封、扣押機關變賣處理后,是否隨案移送原物照片、清單、變價處理的憑證(復印件)等;(3)槍支彈藥、劇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其他違禁品、危險物品,查封、扣押機關根據有關規定處理后,是否隨案移送原物照片和清單等。不宜移送的實物,應當依法鑒定、估價的,還應當審查是否附有鑒定、估價意見。對查封、扣押的貨幣、有價證券等未移送的,應當審查是否附有原物照片、清單或者其他證明文件。
法庭審理過程中,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調查其權屬情況,是否屬于違法所得或者依法應當追繳的其他涉案財物。案外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提出權屬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并依法處理。經,審查,不能確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屬于違法所得或者依法應當追繳的其他涉案財物的,不得沒收。
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在判決書中寫明名稱、金額、數量、存放地點及其處理方式等。涉案財物較多,不宜在判決主文中詳細列明的,可以附清單。涉案財物未隨案移送的,應當在判決書中寫明,并寫明由查封、扣押、凍結機關負責處理。
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經審查,確屬違法所得或者依法應當追繳的其他涉案財物的,應當判決返還被害人,或者沒收上繳國庫,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判決返還被害人的涉案財物,應當通知被害人認領;無人認領的,應當公告通知;公告滿3個月無人認領的,應當上繳國庫;上繳國庫后有人認領,經查證屬實的,應當申請退庫予以返還;原物已經拍賣、變賣的,應當返還價款。對侵犯國有財產的案件,被害單位已經終止且沒有權利義務繼受人,或者損失已經被核銷的,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上繳國庫。
隨案移送的或者人民法院查封、扣押的財物及其孳息,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后負責處理。涉案財物未隨案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將判決書、裁定書送達查封、扣押機關,并告知其在一個月內將執行回單送回。
對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判決沒收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在判決生效后,將判決書、裁定書送達相關金融機構和財政部門,通知相關金融機構依法上繳國庫并在接到執行通知書后15日內,將上繳國庫的憑證、執行回單送回。
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與本案無關但已列入清單的,應當南查封、扣押、凍結機關依法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屬于被告人合法所有的,應當在賠償被害人損失、執行財產刑后及時返還被告人;財物未隨案移送的,應當通知查封、扣押、凍結機關將賠償被害人損失、執行財產刑的部分移送人民法院。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犯罪嫌疑人的財產都要依法查封,登記并保存好。在審判結束之后,如果有被害人來認領的,法院就會將被害人的財產歸還,如果無人認領就會上繳國庫,用于公共建設。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逃逸怎么處理
2021-01-19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15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