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法是對刑事訴訟過程中的相關事項作出規定的法律。我國刑法規定的罪名有很多,在發生違法行為時,該行為是否立案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有些行為雖然違法,但并沒有構成立案的條件,公安機關不能立案。那刑訴法立案的條件有哪些?律霸小編將為您詳細說明。
一、刑訴法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刑訴法第110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據此,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是實質條件,并且公訴和自訴都應該遵守:
(一)有犯罪事實
有犯罪事實,是指危害社會的行為確已發生,而且危害社會的行為已達到犯罪的程度,也就是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并需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根據刑事法律規定,對實施犯罪的行為人有追究刑事責任的必要,并需要啟動偵查、起訴、或審判程序等(15條不需要追究情形)。
只有同時具備“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這兩個條件,才能立案。
二、人民檢察院如何監督刑事立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即有犯罪事實以及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僅僅有犯罪行為,但該行為的情節較為輕微,還不足以達到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追究刑事責任的程度,那么該案件便不會立案。但有違法行為的當事人仍然會接受相應的治安處罰。
刑事案件法院立案條件是什么
立案登記制下,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非法經營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扣工資最多不能超過多少
2020-11-13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