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在我國,規定的都是刑法有關的一些訴訟程序方面的事項。他對于我國的實體法律也就是刑法的作用是十分強大的。比如說我國刑訴法當中的第12條就規定了一些事項是大家不太能理解的。那么刑訴法第12條的規定內容是怎樣的?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第十二條 【無罪推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了不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的原則。
該原則對于充分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加強訴訟中的民主建設,貫徹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防止司法機關濫用職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據本條規定,只有人民法院才有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在人民法院確定被告人有罪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之前,只能將被指控實施犯罪的人稱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控訴方要承擔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沒有證明自己有罪或無罪的責任,但有說明自己無罪、罪輕的權利。
二、第121條
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時的處理,鑒定費用應該誰擔?
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人民檢察院辦案部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應當告知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訴訟代理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訴訟代理人提出申請,經檢察長批準,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但應由請求方承擔鑒定費用。 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訴訟代理人鑒定結論,可以只告知其結論部分,不告知鑒定過程等其他內容。
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時的處理
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直接關系到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和被害人的訴訟權利,辦案部門應當將用作證 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征求他們對鑒定結論的意見。所謂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是指經過鑒定人對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后形成的,經公安機關、人 民檢察院審查核實后,認為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鑒定結論。
偵查中的 鑒定結論,經偵查人員綜合分析,有的可用作本案的證據,有的可不用作本案的證據。不用作本案證據的鑒定結論,可以不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決定撤銷案件 或者不起訴的,鑒定結論可以不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必須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并記錄告知時間、內容和告知方式、犯罪嫌疑人的 態度等情況,附卷備查。
首先,我國新的《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是無罪推定的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他指的是任何的事項沒有經過法律的判決都不得規定為有罪。除此之外,小編在這里還給大家介紹了刑訴法中關于鑒定的一些規定。
死刑犯有什么待遇
哪些情況下違法刑事拘留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出售口罩違法嗎
2021-03-05地役權有哪些特征有哪些
2021-02-11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