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立案條件包括哪些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這里所指的“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案件立案的目的是對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刑罰應罰性行為的進行追究。因此,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5條對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作了規定,主要包括以下五種情形和一條兜底條款。(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情形只要屬于其中之一者,就應當決定不立案。已經立案追究的,在偵查階段應撤銷案件;在起訴階段應不起訴;在審判階段應終止案件或者宣告無罪;在執行階段應按審判監督程序依法重新審理。
另外,對于自訴案件,自訴人起訴后,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人民法院就應當受理:(1)案件屬于自訴案件的范圍;(2)案件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3)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能夠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4)起訴的主體是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應當說,刑事立案的條件還是比較少的,這有利于國家對犯罪行為的追究,保障社會秩序的安全。但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司法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對不立案決定不服的話,按照規定可以申請復議,也可以申請復核,另外還可以向檢察院進行投訴。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用工十幾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29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