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財產保全是什么意思?
訴訟財產保全,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為保證將來的判決能得以實現,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對當事人爭議的有關財物采取臨時性強制措施的制度。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0條、第101條的規(guī)定,財產保全分為訴訟中財產保全和訴前財產保全;此外,在知識產權法中還規(guī)定了訴前行為保全制度(訴前禁令)。
二、訴前保全
訴前財產保全,是指在緊急情況下,法院不立即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利會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因此法律賦予利害關系人在起訴前有權申請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fā)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適用條件
(1)需要采取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即申請人將來提起案件的訴訟請求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2)情況緊急,不立即采取相應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
(3)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利害關系人,即與被申請人發(fā)生爭議,或者認為權利受到被申請人侵犯的人。
(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申請人如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駁回申請人在起訴前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法適用意見》的規(guī)定,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中財產保全都必須交納保全費用,并依照《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執(zhí)行。
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即利害關系人必須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內提起訴訟,使與被保全的財產的有關爭議能夠通過審判得到解決。如果利害關系人未在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措施。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他人發(fā)生一些糾紛事件,那么在糾紛事件中也可能會涉及到財產分割,為了避免出現突發(fā)情況,所以當事人也可以在訴訟中申請財產保全,如果被保全的財產糾紛已經通過法院進行解決,那么被保全的財產可以在三十天內進行解除保全。
財產保全復議期限是多久?
財產保全措施能否因反擔保而解除?
財產保全費用是多少,申請財產保全要交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再次購買房 首付應該按第幾套算?
2020-11-12自動離職不給工資算違法嗎
2021-03-21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guī)定
2021-02-25監(jiān)護人能用被監(jiān)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qū)別
2020-11-28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fā)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