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財產保全是什么意思?
訴訟財產保全,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為保證將來的判決能得以實現,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對當事人爭議的有關財物采取臨時性強制措施的制度。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0條、第101條的規定,財產保全分為訴訟中財產保全和訴前財產保全;此外,在知識產權法中還規定了訴前行為保全制度(訴前禁令)。
二、訴前保全
訴前財產保全,是指在緊急情況下,法院不立即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利會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因此法律賦予利害關系人在起訴前有權申請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適用條件
(1)需要采取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即申請人將來提起案件的訴訟請求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2)情況緊急,不立即采取相應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
(3)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利害關系人,即與被申請人發生爭議,或者認為權利受到被申請人侵犯的人。
(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申請人如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駁回申請人在起訴前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法適用意見》的規定,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中財產保全都必須交納保全費用,并依照《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執行。
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即利害關系人必須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內提起訴訟,使與被保全的財產的有關爭議能夠通過審判得到解決。如果利害關系人未在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措施。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他人發生一些糾紛事件,那么在糾紛事件中也可能會涉及到財產分割,為了避免出現突發情況,所以當事人也可以在訴訟中申請財產保全,如果被保全的財產糾紛已經通過法院進行解決,那么被保全的財產可以在三十天內進行解除保全。
財產保全復議期限是多久?
財產保全措施能否因反擔保而解除?
財產保全費用是多少,申請財產保全要交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費用計算
2021-03-23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