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抗訴刑訴法的期限為多久?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刑訴》第二百零八條第二款第一項: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以,如果你是一審案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上訴,否則經過10日開始判決開始執行,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兩日。
二、什么是刑事抗訴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三、抗訴含義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1] ”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
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綜合上面所說的,刑事抗訴一般是針對于本級的人民檢察院對法院的判決有不服的情況所做出的行為,但是刑事抗訴也是有時間規定的,如果超出了時間,那么就會維持原判,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并且找到相關的證據,這樣才能推翻原判,重新受理。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強制措施有哪些
2020-12-01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