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疑不起訴后面還有事么?
存疑不起訴本身是一個事件,該事件是否對本人有影響,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無法一概而論的。從法律上講,這不是犯罪記錄,本人也無需承擔報告義務,原則上,對本人沒有任何影響。存疑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0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四款規定決定不起訴的,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提起公訴。這是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案件保留公訴權的行為規范。
二、存疑不起訴后能否繼續適用強制措施?
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公安機關在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決定并予以釋放后,立即對其采取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目的是為了便于對案件的進一步偵查,便于控制當事人(被不起訴人)。這樣做不妥。
1、這樣做沒有法律法規乃至司法解釋依據。作為執法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法律未規定的權力不得行使,而作為守法者,法無禁止即可為。
2、這樣做不符合“釋放”的本質要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不起訴決定,應當公開宣布,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被釋放意味著獲得自由,而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均是對自由的限制。
3、這樣做不符合不起訴的法律意義。檢察機關的不起訴決定具有在起訴階段終結刑事訴訟的法律效力,而所謂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跑、自殺、隱匿罪證、繼續犯罪或進行其他破壞活動,依法采取的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強制措施適用于刑事訴訟過程中,而不起訴決定的宣布,標志著刑事訴訟的終結,強制措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條件。
綜上所述,檢察院在審查刑事案件證據的時候,對于存在異議無法確定犯罪事實的,可能不起訴,存疑不起訴就是表示證據不足,不能定罪。檢察院宣布后,公安機關應馬上釋放當事人,之后沒當事人什么事情,對工作和生活也不會造成影響。
存疑不起訴是否國家賠償?
對受賄不起訴是否應慎重適用?
不起訴決定國家賠償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