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與盜竊罪辯護意見有什么區別?
一、詐騙罪與盜竊罪辯護意見區別
主要有: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占有的數額較大的財物,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和詐騙罪雖然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占有他人數額較大的財物,但所采取的犯罪手段不同。
1.1、根據我國《刑法》第264條的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占有的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行為。盜竊罪的行為是竊取他人占有的財物,竊取是指違反被害人的意志,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者(單位)占有。
1.2、根據我國《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詐騙罪既遂的構成要件內容為:
1)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受騙者產生錯誤認識;
2)對方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
3)行為人或者第三者取得財產;
4)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二、盜竊罪與詐騙罪所采取的犯罪手段來講
2.1、盜竊罪和詐騙罪雖然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占有他人數額較大的財物,但所采取的犯罪手段不同。
2.2、盜竊罪表現為秘密竊取,犯罪分子采取公私財物所有人、保管人未發覺的手段、方法,將財物據為己有,如順手牽羊、深夜撬門扭鎖、公共場所扒竊的手段等。
詐騙罪表現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常見的詐騙方法有編造謊言、假冒身份、偽造文書或者證件、涂改單據等,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后主動處分自己的財產。
三、盜竊罪與詐騙罪的關鍵區別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認識錯誤而處分財產。
盜竊罪是違反被害人的意志,詐騙罪是使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如果不存在被害人處分財產的事實,則不構成詐騙罪。受騙者在處分財產時必須有處分意識,即意識到自己將某種財產轉移給行為人或者第三者占有,但不要求對財產的數量、價格等具有完全的認識。
詐騙罪與盜竊罪在本質手法上都是有著區別的,一般來說,盜竊罪指的是竊取他人的財務,而詐騙罪主要指的是利用非法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產的行為。兩者的主體以及犯案手段都不同,除此之外,對于詐騙罪與盜竊罪的定案以及處罰標準等都有所差異。
金融憑證詐騙罪有死刑嗎?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哪些行為屬于保險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的決議是否有效
2021-02-12房屋拆遷補償流程
2021-01-26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