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回避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第三十一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三十二條 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二、刑事案件可以委托哪些人做辯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被開除公職和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的除外。
由此可見,只要有可能影響到案件公正審理的這些工作人員,理論上都應該進行回避,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工作人員發現這些狀況的話,都會自行回避的,因為司法機關也要對案件的偵查、審查和審判工作負法律責任。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被法院查封還能住嗎,查封的手續
2020-11-20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人事代理
2020-12-27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0-12-13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土地轉讓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