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產生糾紛需要訴諸法庭進行審判的案例,如果涉及到需要專業司法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文書的情況,一方當事人應該首先司法鑒定申請。那么司法鑒定申請提出期限是多久呢?律霸為您解答。
司法鑒定申請提出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一款規定:“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的除外”。該款的規定確立了鑒定申請應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的一般原則,但未明確逾期申請的法律后果。第二款規定:“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該款的內容出現了“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這一概念,并明確了逾期則承擔舉證不能責任法律后果之規定。在同一條文出現的這兩個期限不僅在字面表述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法律后果的強調程度上也存在明顯不同。因此,這兩個期限在適用范圍及法律后果上有何區別,也就成為司法實踐中有必要加以研究的課題了。
第25條兩款中的“舉證期限”和“指定的期限”都是針對當事人在訴訟中有關鑒定申請權而設置的期限義務,前者的確定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也可由人民法院指定,這兩個期限并無本質不同;另外,除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證據的情形外,鑒定都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所以當事人申請鑒定屬于舉證行為,應當遵循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則,也即當事人必須在舉證期限或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完成舉證行為,否則應當視為當事人放棄舉證權利,也必然導致自己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綜上,第25條第一款關于鑒定申請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的規定是一般規則,第二款是對違背該規則所設置的法律后果,第一款的“舉證期限”和第二款的“指定期限”均適用于當事人申請鑒定的情形,違背了兩個期限的規定,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25條的兩個期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但并不等同,第二款中“指定的期限”是對第一款中“舉證期限”設置的救濟途徑,是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無申請鑒定條件或能力時由人民法院給予再次申請機會時而指定的期限,在舉證期限內不提出鑒定申請,并不必然導致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綜上所述,針對“司法鑒定申請提出期限”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需要具體案例具體分析。上文所述的是普遍適用的判斷規則。比如,交通事故申請司法鑒定的期限就是一年。一般給出司法鑒定申請提出的期限是為了讓委托人在此期間提出足以證明推翻原來鑒定文書的證據或重新例證。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河北律師!
申請司法鑒定材料有哪些
司法鑒定技術規范的內容有哪些
司法鑒定評估應考慮因素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