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十八歲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根據這一原則,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原則上不應判處法定最高刑,在具體量刑時一般應將未成年人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低齡犯罪者與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高齡犯罪者區別開來,在同一年齡段內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也要體現不同行為人年齡上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和實現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減輕處罰的從寬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所謂犯罪的時候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如果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即使審判的時候已滿18周歲也應適用本條規定。我國刑法之所以規定對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種最嚴厲的刑罰,它關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滿18周歲的人由于未成年,還處在生理與心理發育過程中,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還比較弱,因此,尚未達到罪行極其嚴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適用死刑。
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54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就從法律上明確了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教育、感化、挽救原則要求司法人員在辦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確處理懲罰和教育的關系。要將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司法人員對未成人要堅持攻心為主,象父母對孩子、教師對學生一樣,針對其個人特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之認識到自已行為的危害性。
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除保障其享有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作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以外,還要注意認真落實其作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別權利。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五條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司法人員在處理未成年人案件時,不能僅從處罰的目的出發,滿足于對案件事實和證據的調查。還要基于教育、挽救的目的,對未成年人的的生理、心理狀況及其生活環境進行全面的調查,必要時還要進行醫療檢查和心理學、精神病學判斷。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我國法院在處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時候,是以懲罰為輔,教育為主的原則進行處罰。在處理針對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時候,往往不會運用刑罰中最為嚴酷剝奪一個人生命的死刑。如果在青少年犯罪方面有更多的問題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能強制退出嗎
2021-02-17醫療事故喪葬費確定是怎樣的
2021-01-02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