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解,一般情況下,境內機構(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境外投資須接受外匯管理部門的如下監管:
(1)項目報國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前履行外匯資金來源審查;目前外匯資金來源審查的權限已于2007年下放至各地方分局并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即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匯資金來源審查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特殊情形:涉及對蒙古國采礦、能源開發的境外投資項目,應先取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書面同意文件,再辦理外匯資金來源審查。
◇特殊情形:外匯資金來源審查適用于境外投資涉及用匯或購匯時,如境外投資系全部以實物投資的項目、援外項目和經國務院批準的戰略性投資項目,則免除該項審查。
(2)項目經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批準后履行境外投資外匯登記;
(3)已成立的境外企業變更注冊資本,須事先報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批準并報外匯管理部門備案。
(4)境內投資者轉讓境外投資企業股份,應當向外匯管理部門提交股份轉讓報告書,并在轉讓結束后30天內將所得外匯收益調回境內。
(5)境外企業再投資的審批:比照前述規定管理。
二、國家發改部門的管制
個人理解,境內機構對外投資須接受國家發展改革部門的如下監管:
(1)境內機構對境外(含港、澳、臺)進行投資或境內機構通過其控制的境外企業進行投資,須履行國家發改部門的核準,具體為:
→國家發改委核準情形
⊕中方投資額3000萬美元及以上的資源開發類項目及資源開發之外的中方投資用匯額1000萬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資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
⊕前往臺灣地區投資的項目和前往未建交國家投資的項目,不分限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或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后報國務院核準。
→省級發改部門核準情形
中方投資額3000萬美元以下的資源開發類和中方投資用匯額1000萬美元以下的其他項目項目核準權不得下放(但地方政府按照有關法規對上款所列項目的核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央企業備案管理制
中央管理企業投資的中方投資額3000萬美元以下的資源開發類境外投資項目和中方投資用匯額1000萬美元以下的其他境外投資項目,由其自主決策并在決策后將相關文件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
(2)特殊情形
⊕境內機構對外進行競標(或收購)或境內機構通過其控制的境外企業進行競標或收購的,在對競標或收購采取實質性行動之前,須向國家發改部門報送項目信息報告。該項目信息報告系日后報送境外投資項目申請的必備文件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執行應當多久提出
2020-12-08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合伙開公司成立程序是什么
2021-02-15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