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扭送性質
1.扭送是法律賦予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手段;
2.扭送并非強制措施的種類。但關于扭送的法律地位,理論界一般不承認它是一種強制措施。例如,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刑事訴訟法學》,就認為“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障偵查和審判的順利進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強行剝奪或者加以一定限制的方法。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有五種,即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逮捕和拘留。”這實際上排除了扭送作為強制措施的性質。然而,強制措施的本質特征在于它強行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其根本目的則在于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自殺、毀滅、偽造證據或者威脅證人、繼續犯罪,以逃避偵查、起訴與審判。
二、扭送的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三、扭送的特點
1.扭送主體的廣泛性。實施扭送行為的主體可以是任何公民。這說明扭送是公民一項普遍的權利法律賦予每個公民扭送權。公民可以運用這種權利保護自己、幫助他人同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也伸張了正義體現了國家支持的社會正氣。
2.扭送對象的特定性。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可以扭送四類人現行犯、通緝犯、越獄逃跑者或被追捕者。扭送的對象只限于上述四類人任何人不能隨意擴大范圍。
3.具有即時性和暫時性。該特征對應的是刑事訴訟法第63條中的“立即”一詞。公民在發現具有法定情形的人時,在控制住扭送對象后應“即時”將其送往公安司法處理。必須立即送交不得拖延。因此扭送對于扭送對象人身自由的限制是暫時的,當公民將扭送對象移送至司法機關時,扭送行為結束。
4.保障性。扭送的另一層詞義是“送往”,側重點在于“送”。在這個過程中民不得對扭送對象進行關押和體罰,不能隨意進行搜查,不得隨意傷害扭送對象的身體或侮辱其人格。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扭送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公民抓住人犯后,應立即送交司法機關處理,不得擅自拘禁。司法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前來的人犯,不論是否屬于自己管轄的,都應當接受。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彩禮怎么規定
2021-02-21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