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工撬門偷4萬元新書
四川男子高某在昆明池路某社區負責打掃衛生。去年6月6日下午,打掃衛生時,他發現社區紙箱廠一樓有一個房間里放了很多沒有拆封的書,后來一段時間,也沒有人來取書,他決定把書賣掉。同年9月18日,高某找到收廢品的老鄉李某,謊稱老板指派他清理房內存放的盜版書籍,請李某幫忙拉走賣掉,并承諾將變賣款項的一半支付給李某。次日晚,高某提前撬開該房屋門鎖,20日晚,高某帶著李某將存放的書籍全部搬走,運至一家廢紙回收站以2572元變賣。
實際上這些書是蓮湖區一家醫院的副院長專門租房存放的。高某作案半個多月后,醫院副院長讓司機取書時,發現書沒了。警方了解情況后,認為高某有重大作案嫌疑,調查時,高某也供認不諱。經查,被盜書籍共計2450千克,最低成本價在4.6萬元以上。破案后,部分書籍被追回并發還。2017年6月13日,雁塔區檢察院對高某提起公訴,建議判處其3年左右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來源:律霸網)
低價購買盜贓物要處罰嗎
我國《刑法修正案(六)》將原來《刑法》中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的“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罪”修改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即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當然,法條對罪名的描述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由此我們可知,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行為人主觀上構成“故意”。也就是說,從犯罪構成兩階層理論來講,如果行為人已經實施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為,那么只需要有證據證明該行為人當時的主觀狀態是故意還是不知情,就可以依法決定是否應該進行定罪處罰。所以,從這個案件中我們應該學到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不要貪圖便宜,明知犯罪所得還要購買。
綜合上面的介紹,低價購買贓物要受到處罰,情節嚴重是犯罪行為。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低價購買盜贓物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財產離婚了多長時間還能起訴
2021-01-05征地補償協議簽訂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嗎
2021-01-29訴前調解可不可以聘請律師
2020-11-19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