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購被騙為什么難維權?
網絡購物糾紛難以解決的關鍵在于,消費者只享有有限的知情權。出現糾紛后責任主體不明確。傳統的交易是比較直觀的,產品銷售商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交易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出現糾紛容易確定責任主體。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但在網絡交易中,消費者只看到網頁上虛擬的商品,接觸不到商品實體,對銷售商所在地、是否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注冊資金的數目、是否有能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等問題都不知情。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對消費者知情權上是這樣解析的:“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這些方面網絡經營商多數不能夠全部說明。消費者對銷售商和產品的了解是片面的、局部的,因此,容易出現糾紛。
二、網購別騙立案數額是多少
網絡詐騙金額達到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才能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合法嗎
2020-12-24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外包的意義
2020-12-16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