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購被騙為什么難維權?
網絡購物糾紛難以解決的關鍵在于,消費者只享有有限的知情權。出現糾紛后責任主體不明確。傳統的交易是比較直觀的,產品銷售商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交易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出現糾紛容易確定責任主體。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但在網絡交易中,消費者只看到網頁上虛擬的商品,接觸不到商品實體,對銷售商所在地、是否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注冊資金的數目、是否有能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等問題都不知情。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對消費者知情權上是這樣解析的:“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這些方面網絡經營商多數不能夠全部說明。消費者對銷售商和產品的了解是片面的、局部的,因此,容易出現糾紛。
二、網購別騙立案數額是多少
網絡詐騙金額達到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才能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
2020-12-23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