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法》中第五十條規定中的違法所得計算,有三種依據可參考。
一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規定的“違法所得數額”,是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獲利的數額,指利潤。二是國家工商局在答復河南省工商局《關于查處制造、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違法所得計算問題的答復》(工商公字[1997]第97號)中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未經核準登記或者雖經核準登記但核準登記的經營方式中無生產加工方式,擅自生產加工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時,計算行為人非法所得,不應扣除生產加工成本。三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技監局法發[1992]491號》的解釋:本法所稱違法所得是指獲得的利潤。《產品質量法》中規定全部收入為違法所得的只有該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七條規定的違法收入,指違反法律規定從事運輸、倉儲、保管、提供制假技術,向社會推薦產品以及進行產品的監制、監銷等違法活動所獲取全部收入。
但是按照《技監局法發[1992]491號》的解釋:在辦理技術監督行政案件過程中,經查證屬實后確認行政相對人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認定其全部經營額為“違法所得”、“非法收入”。一是行政相對人故意違法的;二是生產、銷售、進口的產(商)品屬于劣質品,即產品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或主要性能指標達不到標準規定要求,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等情況的;三是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對產(商)品予以沒收,或監督銷毀的。因此,違法所得的計算方式應為:一是行政相對人故意違法,產品失去使用價值,依法應予沒收或銷毀,全部經營額是違法所得,計算為:銷價×數量。二是全部經營額是違法所得的,如果發生法定扣除對款項時(如已交稅款、退款、賠償等),違法所得應扣除這部分。三是產品尚有一定價值,而又不存在第一種情況,違法所得應當扣除生產成本或銷售成本,近似于:差價×數量,嚴格講還應扣除稅款和已發生的合理費用。
筆者認為,對于違法所得計算,既應當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規定執行,扣除成本,但也要參照《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解釋,畢竟它是《產品質量法》的權威解釋,而國家工商局關于違法所得計算的答復,只能作參考,具體執行中還要充分考慮到技監局法發[1992]491號》解釋中的三種情形。
在計算售假案件的違法所得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難題,這時建議你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父親去世房產上是父親名字現在房子拆遷我能拿到拆遷款嗎
2021-01-05拆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