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托車商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消費者受到欺騙,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處理:
(1)協商和解。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在自愿、互諒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這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來說都是理想的途徑。
(2)投訴調解。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保委調解,即由第三方對爭議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溝通調和,以促成雙方達成解決糾紛。
(3)行政申訴。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請求有關行政部門解決爭議,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決定申訴時,一般用書面形式,并載明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如與經營者達成和解,可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作出調解書。
(4)提請仲裁。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提交仲裁機構調解并作出判斷或裁決。仲裁具有當事人程序簡便、一裁終局、專家仲裁、費用較低、保守機密、相互感情影響小等特征。仲裁費用原則上由敗訴的當事人承擔,當事人部分勝訴,由仲裁庭根據各方責任大小確定各自應承擔的仲裁費用。
(5)提起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
二、處理消費者權益爭議的法律依據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條第1項規定,即"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便是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2、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2條規定的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能之第四項是“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這一規定至少明確了兩個問題:一是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進行調查、調解,是消費者協會的重要職責之一;二是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以便解決其爭議糾紛。
我國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已經相當到位,?消費者在遇到欺詐等商家的惡意行為的時候,切記避免因為情緒激動而采取比較沖動的做法,而應該依照合理的方式逐步地溝通解決。如果您還需要更多信息,請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結果已出,員工不服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21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