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還款期限的借款時效
民間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制度一般適用兩年的一般時效制度,有償還期限的,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沒有返還借款,貸款人明知債權已到期而債務人未能償還欠款,權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即明知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借款到期日)兩年內不主張,即認定超過訴訟時效。
2、無還款期限的借款時效
實踐中,無還款期限的借貸合同大量存在,這些糾紛的訴訟時效可以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期間。如果符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guī)定的要求的,可適用二十年的特殊訴訟時效,而非兩年的時效,否則將對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有違公平原則。如果無期限借貸合同超過了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提起訴訟的,則喪失勝訴權。但通常以貸款人知道債權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兩年的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原債務成為自然債務,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
司法實踐對時效的處理:
第一、民間借貸當事人未約定還款日期,訴訟時效應當從債權人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六條“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23條規(guī)定:借款合同未約定還款期限,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遭到拒絕或表示無力履行的,則債權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自債務人表示拒絕或無力履行時開始計算;如債務人未表示拒絕或表示無力履行的,或者承諾履行債務的,應當給債務人合理的準備期。準備期屆滿后債務人仍未履行債務的,債權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自準備期屆滿之日開始計算。當事人對合理的準備期達成一致的,從其約定;不能達成約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確定,原則上不利少于二個月。
第二、在下列情況下應當認定訴訟時效未超過:
1、放棄訴訟時效利益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條、第90條規(guī)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fā)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根據(jù)此條規(guī)定,債務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可以視為借款人自愿放棄時效利益,對償還原債務的一種認可,使債務從自然債務轉化為可強制執(zhí)行的債務。
2、分期履行借貸合同的時效認定。
分期償還債務是借款合同履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當事人約定分期履行合同債務的情況下,訴訟時效應當從最后一筆債務履行期界滿之次日開始計算。
通常情況下,民間借款糾紛的時效為兩年。但是也需要區(qū)分具體情況。根據(jù)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民間借貸當事人未約定還款日期,訴訟時效應當從債權人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wǎng)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上班受工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24雙務合同履行抗辯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5《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y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guī)
2021-01-14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緩刑與死緩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3-23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對強制執(zhí)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
2021-01-20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事業(yè)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財產(chǎn)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區(qū)別有什么
2020-12-11索賠發(fā)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