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損害賠償的要式提示
一,消費損害賠償的必要前提和范圍
1,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應向商品經營者,服務提供者索取并妥善保留相關憑證,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發票,產品仿單,消費清單,交費單據等。
2,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受到損害時,應對損害的后果及造成損害后果的原因的相關證據予以保留,保全。
3,消費者受到侵害,造成財產損失,人身損害,精神損害,均可納進索賠的范圍。
二,消費損害賠償應遵循的原則1,對等賠償的原則(1:1)。
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費損害予以全部,等價賠償。
〔提示釋義〕消費者遭受侵害有權要求賠償的損失包括物質損失,人身損害,精神損害。
對此,有過錯的經營者應該對消費者入行賠償。
賠償損失的目的是為了使消費者受到的財產,人身和精神方面的損失得以恢復到損害前的狀態。
所以這種對等賠償僅僅只是有過錯的經營者對消費者承擔的最基本的法律責任,也是合用最廣泛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公民,法人違背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因為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117條"侵占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商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2,懲罰性賠償的原則(1:2)。
即經營者的行為構成欺詐,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費損害予以雙倍賠償。
〔提示釋義〕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有欺詐行為的經營者劃定的帶有懲罰性質的賠償劃定。
因為存在欺詐行為的經營者在主觀上有較大的過錯,也輕易給消費者造成損害,其社會危害程度較之其他有過錯的經營行為會更大,故法律劃定了更為嚴肅的賠償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用度的一倍”。
3,承諾賠償的原則(1:X>1)。
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消費損害按照經營者先前的承諾予以賠償。
〔提示釋義〕經營者為傾銷自己經營的商品和服務,所做出的承諾是影響消費者做出消費選擇的重要因素,一旦消費者接受其承諾,雙方即形成一種商定的合同關系。
因此如泛起與承諾前提相悖的情形,經營者即應按其承諾入行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當事人應當按照商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60條"當事人應當按照商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三,消費損害索賠的維權途徑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哀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分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交通事故律師收費標準,律師費誰出
2021-01-08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