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公民應該以遵紀守法來約束自己。可是,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難免一二,比如因工、交通事故或和人發生沖突,也是有可能發生傷情的。牙齒是每個人重要的外貌特征之一,如果受到傷害,一口整齊的牙齒缺損一二,那真是非常遺憾的事情。那么,牙齒打掉什么時間可以做司法鑒定?有了傷情鑒定,又該如何賠償呢?
受害人應當及時報警,然后做法醫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打人者的法律責任。
一、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治安處罰,并承擔受害人的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二、如果鑒定結果是輕傷,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不管是公訴還是自訴,都可以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醫療等費用。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民事賠償的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四、牙齒損害傷殘鑒定標準:
十級傷殘: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4枚以上;口腔損傷,牙齒脫落8枚以上。
九級傷殘:上頜骨、下頜骨缺損中,牙齒脫落8枚以上; 口腔損傷,牙齒脫落16枚以上。
八級傷殘: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12枚以上。
七級傷殘: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16枚以上。
五級傷殘: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20枚以上。
三級傷殘: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24枚以上。
外傷致使牙齒脫落或者牙齒缺損。
外傷致使牙齒松動2枚以上或三度松動1枚以上。
3、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
七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準:牙槽骨損傷長度≥8cm,牙齒脫落10個及以上。
八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準:牙槽骨損傷長度≥6cm,牙齒脫落8個及以上。
十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準: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4、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
重傷二級:牙齒脫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
輕傷一級:口唇離斷或者缺損致牙齒外露1枚以上。牙齒脫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
輕傷二級:牙齒脫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
輕微傷:牙齒脫落或者缺損;牙槽突骨折;牙齒松動2枚以上或者ⅲ度松動1枚以上。
相關知識:牙齒損傷賠償標準
受害人可以得到因牙齒損傷而支出的醫療費用、住院伙食補助費用、交通費、食宿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護理費等必要的費用。其次就是根據牙齒受到損害的具體原因,受到損害的程度,根據當地關于此類受損的政策法規來確定具體的傷殘賠償金,各地標準不一,不能一概而論。
我們可以看出,當遭遇到身體損傷時,可以通過正當的途徑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但是,去除意外的因素,小編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遇事想一想,不要魯莽行事。不然等到發生沖突受傷后,思考牙齒打掉什么時間可以做司法鑒定之類的問題,已經為時晚矣。畢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還是謹慎處事為好。
工傷如何做傷殘鑒定
傷殘鑒定機構由誰指定?
2020年交通事故八級傷殘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專屬管轄
2021-01-08高空拋物危害他人健康怎么認定
2020-11-30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