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受贈人怎么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因此,贈與人不烤麩贈與財產的,對于符合條件的,受贈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其支付。
二、贈與人任意撤銷權行使條件
因任意撤銷權依贈與人之意思表示,如無一定的條件限制,則贈與合同缺乏應有的約束力,對受贈人也是不公平的。故各國民法多為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設定一定的限制條件。可以說,此種撤銷雖名為任意,但也不完全盡然。為了保護受贈人的利益,我國《合同法》第186條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規定了一定的條件,主要是時間條件和范圍條件。
1、時間條件:須贈與標的物尚未交付或未移轉登記。《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的時間進行了規定,即只能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體而言,對于動產,需在交付之前撤銷:對于不動產和需要登記的動產,需在登記之前撤銷。若贈與標的物已為交付或登記,不得撤銷;若標的物一部已交付或登記,則僅得就未交付或登記部分為撤銷,已交付或登記部分不得撤銷。
對贈與物須辦理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始得移轉所有權者,如贈與人已為交付但未為登記或已為登記但未為實際交付贈與物時,贈與人可否任意撤銷,在司法實務中存在分歧,我國合同法上對此的規定也不盡明確。作者認為,對于所有權變更須辦理登記的標的物,一般以登記為其所有權變更之生效要件,而不以交付為所有權變更的生效要件。故對于此類所有權變更需辦理登記的贈與物,若已為登記,不論其實際交付與否,均不得撤銷;若已為交付而未為登記,則可以撤銷。
2、范圍條件:須非為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合同法》第186條第2款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的范圍進行了限制,即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行使任意撤銷權。對于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來說,贈與人不僅負有承諾贈與的法律義務,而且負有賑災扶貧救困的道德義務。為了維護這類贈與法律關系的穩定,完成道德義務,本條款明確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在交付贈與財產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的規定。
對于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合同法》之所以規定不得撤銷,一方面主要是考慮到贈與人若采取此種方式與受贈人訂立贈與合同,經過公證人員的解釋和說明,則應當已經考慮周詳,如果再授予贈與人以任意撤銷權,既有失合同的嚴肅性,也使受贈人處于明顯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從公證的效力來說,具有債權內容的合同經過國家公證機關的公證,直接具有申請法院執行的效力。所以,這類合同不得撤銷。這對于嚴肅國家公證機關的公證力,維護合同的嚴肅性,保證財產權利關系的相對穩定是必要的。
在我國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受贈人時,受贈人可要求贈與人交付贈與的財產;如果贈與人拒絕交付,受贈人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起訴要求其支付。我國相關法律條例針對贈與人任意撤銷權的行使條件也做出了明確規定,包括時間條件和范圍條件一一列出并有相應的處罰要求。
贈與合同撤銷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父母怎么把房產贈與子女?
房屋贈與不征收個稅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對女方家庭冷暴力離婚有什么補償
2021-02-05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