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區別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三、取保候審的程序是施恩么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而已,因此是否獲得取保批準,與之后是否會被判刑、坐牢其實并沒有直接關系。有些嫌疑人沒有獲得取保批準,但之后根據收集到的證據表明,其并不是實施犯罪的人,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將其無罪釋放。從這點上來看,相信大家也清楚取保候審與判刑之前的關系如何了吧。
開設賭場罪不予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社部:努力實現至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2020-12-01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私立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