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工作中因意外或失誤導致身體受到傷害,經過所在地勞動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為工傷后,如果傷害程度較重造成身體殘疾或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勞動者可以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工傷鑒定申請,取得工傷鑒定結論后就可以申請工傷賠償了,那么,如果工傷鑒定后不賠償會不會過期呢?
一、申請工傷認定時效
當職工發生事故受到傷害后,作為用人單位也好,受傷職工也好,除了積極治療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這是受傷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前提。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時效內辦理申報工傷的手續。如果超過時效,就很難認定了。
對于申請工傷的時效,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用人單位由于種種原因不按規定在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在這種情況下,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也可以提請認定。上述認定主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二、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時效
職工發生傷害事故,經認定為因工受傷后,緊接著的就是要確定傷殘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時效,可以分為三種。
1、初次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一般來說,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如果說是在海門發生的工傷,用人單位或個人必須向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2、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3、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結果,直接影響到工傷職工的待遇賠償,所以用人單位和職工都必須把握好初鑒和復鑒的時效。
三、申請工傷待遇賠償時效
工傷認定也好,工傷等級鑒定也好,歸根結底是要進行工傷待遇賠償,確保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落實,不受侵害。
對于申請工傷待遇賠償從時效上來看可以分兩種。
1、參加工傷保險的賠償。這里需要注意的時效與工傷認定一樣,即用人單位必須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用人單位在依法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因此,需提醒參保的用人單位切莫小視工傷認定30日的時效。
2、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因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支付工傷待遇勞動爭議而引起的糾紛,其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該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綜上所述,關于工傷鑒定后不賠償會不會過期的問題,需要一分為二的看,一方面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勞動者在工傷鑒定后申請賠償,如果用人單位故意不予理會而發生糾紛,仲裁時效為一年;另一方面,如果工傷職工不及時申請賠償,用人單位即使支付了相關費用,但工傷保險的賠償申請可能受到影響。
2020年工傷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職工工傷鑒定十級傷殘標準是怎樣的
2020北京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捕令是什么意思
2020-12-01網貸逾期多久放棄催收
2020-11-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二
2021-02-12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符合的基本條件
2021-03-03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土地轉讓稅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092020年養殖場拆遷補政策是什么
2021-02-042020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5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樣本
2021-03-08農村拆遷是按戶口還是面積
2020-11-15司法強拆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