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后公安機關放人程序有嗎?
有放人程序。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fā)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fā)給釋放證明。
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二、逮捕之后執(zhí)行程序是什么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公安機關在接到執(zhí)行逮捕的通知后,必須立即執(zhí)行,并將執(zhí)行的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執(zhí)行逮捕的程序是:
1、對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fā)逮捕證,立即執(zhí)行。
2、執(zhí)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zhí)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fā)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fā)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4、到異地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到異地執(zhí)行逮捕時,應攜帶批準逮捕決定書及其副本、逮捕證、介紹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機關應當協助執(zhí)行。
5、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將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或監(jiān)視居住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
綜上所述,批捕后是有放人程序的,但是也要滿足條件才可以放人。一般來說一個案件經過重重的審查,法院或者檢察院才會下達批捕令,然后公安部才會根據這個命令對嫌疑人進行逮捕,逮捕后會立即進行審問,只有不應當被逮捕的才會被放人。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司法鑒定怎么進行
2020-12-12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