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批捕前應當提審的規定依據是什么?
刑事案件批捕前應當提審的規定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一)對是否符合逮捕條件有疑問的;(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檢察人員當面陳述的;(三)偵查活動可能有重大違法行為的。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可以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1、刑拘人員不是一定要被批捕后才能提審,對提審次數也沒有限制。
2、如果批捕前提審犯罪嫌疑人,是為了核實事實及證據。然后根據事實和證據決定是否批捕。
正式批捕后,由偵查單位負責提審嫌疑人,如果公安機關負責偵查的,未移交檢察院之前,都由公安機關負責提審;如果是檢察院負責偵查的,由檢察院負責提審。
二、司法解釋
批準逮捕,是指人民檢察院同意公安機關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請求。公安機關在偵查中認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時, 應當制作提請批準逮捕書,連同案件材料和證據一并報送人民檢察院審査批準。人民檢察院審査后,認為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當批準逮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根據法律規定,刑事案件在批捕前一般應當對犯罪分子進行提審,主要目的在于對犯罪事實進行確認并向犯罪分子通報案件的審理情況。在特殊情況下,也有可能在批捕前不需要提審,如果案件緊急或者是訴訟案件審理的需要,可以直接根據司法機關作出的決定進行批捕。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動員違反興奮劑條例如何去處理
2021-01-02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