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批捕后果
逮捕是一種強制措施,與案件的結果并無直接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下是適用逮捕強制措施的幾種常見的情形: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只是意味著可能不存在上述情形,不需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逮捕。與案件后果并無直接關系。
二、被起訴之后,案件會移送到法院,進入審判階段,可能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后,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第一百九十五條 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起訴之后,法院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并根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判決。
綜上,沒有批捕與案件結果并無直接關系(實踐中如果沒有批捕,一般存在緩刑的可能性),起訴后案件進入審判階段,法院會根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判決,被告人有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批捕的權利來自于檢察機關,檢察院,檢察院是公訴部門,對于公訴類的刑事案件,因為性質比較惡劣,所以需要公檢法三個機關同時配合,完成各自的工作,最后才能夠審理這個案件。公安機關在案件中搜查證據,檢查機關可以批捕,提起公訴。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違章建筑有效嗎
2020-11-11行政調解醫療糾紛怎么解決
2021-02-27私下和保姆簽了合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行政復議中申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08小區物業是否有權處理違停車輛
2020-11-23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