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一年零一月未批捕到期后該怎樣處理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的期限為一年,被取保候審人取保滿一年沒有提起批捕的,如果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應該解除取保候審的措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公安機關實施批捕的條件
逮捕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實施妨礙刑事訴訟的行為,逃避偵查、起訴、審判或者發生社會危險性,而依法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一)有證據證明存在犯罪事實。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足以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
逮捕由人民檢察院批準或決定,或由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三、拘役與拘留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拘役是刑罰方法;而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在緊急情況下依法臨時剝奪現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以防止其逃避偵查、審判或繼續進行犯罪活動。民事拘留是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具有司法性質,又稱司法拘留。行政拘留是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人所適用的一種行政處罰方法。
2、適用對象不同。
拘役適用于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適用于具有刑事訴訟法第61條規定的 7種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民事拘留適用于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的6種妨害民事訴訟行為之一的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行政拘留的對象是不構成犯罪但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人。
3、適用的機關不同。
拘役由人民法院判決;民事拘留須經人民法院院長批準,期限為15日以下,被拘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由公安機關直接適用。
4、法律依據不同。
拘役的依據是刑法;刑事拘留的依據是刑事訴訟法;民事拘留的依據是民事訴訟法;而行政拘留的依據則是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取保候審的到期,如果罪行沒有直接的證據進行判罰,理論上是不存在繼續進行此類處罰,但是需要自己提交有關的資料,進行審核只要有關部門審核通過就可以解決,雖說過程較為繁雜,但是只要自己的處理得當,問題就會得到有效的處理,因此,自己需要留意。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走私普通貨物罪取保候審條件是什么
取保候審的保釋金會退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動離職不給工資算違法嗎
2021-03-21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