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人員批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關于被告人國籍認定的問題
審理涉外刑事案件首先是要審查確定外籍被告人國籍身份問題以及該國籍是否與我國有外交關系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頒發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和最新頒布的《最高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關于“涉外刑事案件審理程序”中規定的精神,人民法院受理涉外刑事案件確定被告人國籍,應以該被告人入境時的有效證件而予以確認。有效證件,是指外國政府簽發的護照或者與護照具有同等效力、能夠替代作為入境證件的其他證件。
我們在司法實踐中注意區分以下幾種情況:
1、對于持有雙重國籍證件的被告人,只能以其入境時使用的證件為認定過被告人國籍的依據;而對于先后多次持不同國籍證件入境的被告人,應當以其在案發前最后一次入境時所持的國籍證件為認定國籍依據。
2、對于被告人國籍不明的,以警方會同外事部門查明的結論為準。國籍確實無法查明的,以無國籍人對待,可在裁判文書中寫明“國籍不明”。
3、對于涉及海外僑胞與港、澳、臺地區被告人的身份,一般是據被告人途徑時的有效證件或者當地僑務部門、港澳辦、對臺辦出具的證明文件來確認。對于香港、澳門地區的人員,還需要確認其是在香港、澳門居住的中國公民還是外國公民。凡是中國血統的香港居民或者澳門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國領土者,即符合我國《國籍法》規定的具有中國國籍的條件者,不論其是否持有英國屬地公民護照或者英國(海外)國民護照,是否獲得英國公民身份,也不論其是否持有葡萄牙旅行社證件或身份證件的,都是中國公民,以中國國籍論。但已申請外國國籍,并獲得批準的除外。
(二)關于翻譯的問題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涉外刑事案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語言文字,并應當為外國籍被告人提供翻譯。在為外國籍被告人選擇翻譯時,既要考慮貫徹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之原則,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考慮聘請熟悉被告人本民族語言文字的翻譯,在司法實踐中,無論什么語種,都應當盡量想辦法配備精通被告人本國民族語言文字的翻譯。開庭審理時,由人民法院提供的翻譯人員承擔庭審翻譯任務,翻譯人員應當在相關筆錄上簽名確認。如果找不到小語種翻譯,在事前通報并征求涉案外國使領館意見后,采用英法等大語種,以尊重前來旁聽的外交官及被告人的民族認同情感。各級法院在司法實踐中應注意收集掌握不同語種翻譯人員的聯系方式,以便全省各級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事可以協調、聯系。此外,外籍當事人或者其國籍國駐華使領館請求自行聘請人員在訴訟活動中提供語言幫助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有關費用由其自行承擔。
其次,對于被告人通曉中國語言文字并拒絕翻譯的情況處理。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如果外國籍被告人通曉中國語言文字,拒絕他人翻譯的,應當由本人出具書面聲明,或者將其口頭聲明記錄在卷,法院不能想當然認為可以直接使用漢語進行審理。此外,各級法院應當及時向省法院報告,省法院應及時與被告人國籍所在駐華使領館通報,要考慮有的外國駐華使領館有可能派員前來旁聽開庭審理,提醒他們自備翻譯。
再次,對于法律文書的翻譯處理。最新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四百零一條第三款規定“外籍當事人通曉中國語言文字,拒絕他人翻譯,或者不需要訴訟文書外文譯本的,應當由其本人出具書面聲明”。一般來講,對于涉外案件的司法文書除了中文本外,應當負有被告人通曉的本國官方通用的外文譯本,該外文譯本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以中文本為準。此外,也可將中文判決書與外文翻譯判決文本制作合成一本,中文判決書在前,外文翻譯本附后。
(三)關于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轄權問題
對于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轄除遵循屬人管轄、屬地管轄及普遍管轄原則外,在此強調級別管轄的問題。雖然刑事訴訟法修正后將涉外刑事案件的一審管轄權下放到基層法院,但是,“外事無小事”,鑒于此類案件的敏感、復雜以及基層法院的經驗,在修正后的刑事訴訟法實施后,不宜將涉外刑事案件一律下放給基層法院,而是應當加以引導、規范,逐步下方,不排除選定少數基層法院對管轄內涉外刑事案件集中管轄的做法,以保證此類案件的辦理質量。同時,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中級人民法院可以提高審級,辦理應當由基層法院審理的涉外刑事案件,基層法院也可以移交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四)關于外國籍當事人在訴訟中聘請律師、代理人等事項
外國籍當事人委托律師辯護、代理訴訟或者外國籍當事人國籍國駐華使領館代其聘請律師,應當委托或者聘請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并依法取得執業證書的律師。外國籍被告人委托其近親屬或者監護人擔任辯護人,符合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上述人員辦理委托辯護人事宜時,應當提供與該外國籍被告人關系的有效證明。外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外籍被告人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為其辯護的,應當由其出具書面意見,或者將其口頭意見記錄在卷并由其簽名后,人民法院予以準許。外國籍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或者盲、聾、啞人,或者是限制行為能力的人以及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辯護。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居住的外國人寄給中國律師或者中國公民的授權委托書、外國籍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其國籍國駐華使領館代其辦理委托事宜提供的與該國籍被告人關系的證明文件,應當經被告人國籍國公證機關證明、該國外交機構或者其授權機關認證,并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中國與該國之間有互免認證協定的除外。
外國人員到我國從事學習生活以及商業活動時,必須嚴格遵守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其批捕行為應當根據我國的司法程序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事項難以認定的,一般還需要向上級司法機關進行報告,并要求協助進行處理。
涉外民事訴訟的審限是多久
涉外仲裁裁決強制執行有哪些?
涉外民事訴訟答辯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數罪并罰對減刑有什么影響
2020-12-14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