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憲法規定逮捕公民必須具有依據的條件有哪些?
逮捕應具備的3個條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
二、逮捕的實施程序:
1.目前在我國只有檢察院和法院享有批捕權:對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決定逮捕的以外,必須經檢察院批準。
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做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4.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逮捕時,應當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從而保證逮捕任務的順利完成。
5.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省級以下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逮捕的規定(試行)》的補充規定: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經審查不同意下級人民檢察院報請逮捕意見的,分管偵查監督工作的副檢察長應當征求分管偵查工作的副檢察長的意見,意見一致的,作出不予逮捕決定;意見不一致的,提請檢察長作出決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逮捕公民是執法人員所擁有的權利,但是逮捕公民也是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能進行辦理,所以,在執行的時候就要把該有的證據找齊,同時也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進行處理,這樣才能算是合法合法的。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