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拘留多長時間?
拘留一般十天到十五天,但如果涉及刑事責任,則按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與集資詐騙罪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集資詐騙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
1、從籌集資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生產經營,并且實際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資金也是用于生產經營,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個人揮霍,或者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或者用于單位或個人拆東墻補西墻,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從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經營狀況來看,如果單位有正常業務,經濟能力較強,在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時具有償還能力,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單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經資不抵債,沒有正常穩定的業務,則定集資詐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從造成的后果來看,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沒有歸還,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經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從案發后的歸還能力看,如果案發后行為人具有歸還能力,并且積極籌集資金實際歸還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則具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發后行為人沒有歸還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沒有實際歸還,則具有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
對于非法吸引公眾存款罪的認定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事實認定上,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認定和處理,特別是對于量刑處罰情況,應當按照涉案金額的大小來進行認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司法解釋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對象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立案標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