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刑法規定進拘留所一般待多久?
根據刑法規定進拘留所一般待8個小時或者是24個小時,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二、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進拘留所的話,是有一個時間方面的嚴格控制的,對于當事人來說不會在拘留所關上超過24個小時,但是有可能會進行其他方面的關押,比如說犯罪嫌疑人已經被定罪量刑的話,那么就會移交到監獄來進行關押。
親人被刑事拘留了怎么辦
欠錢不還會被拘留嗎
行政拘留案底多久可以消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工傷致殘怎么計算賠償金
2020-12-20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6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