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火在很多時候都是人為的故意放火,需要注意火災造成的損害往往是很大的,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而在我國將這種故意放火的行為規定為放火罪,而此時就需要追究縱火案中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那一般是如何對縱火案量刑處罰呢?現在就讓律霸小編來告訴你答案吧。
一、放火罪怎么認定
一般放火行為,是指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放火罪與一般放火行為,在客觀上都可能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因此,它們的根本區別,不在于是否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從理論上說,界限不難區分。但在司法實踐中,在處理具體放火案件時,對于某種放火行為是一般放火行為,還是構成放火罪,有時發生意見分歧。放火犯通常以燒毀目的物為犯罪目的。但是,判斷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不應以犯罪目的是否達到為標準,而應以行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本法律對于放火罪的規定有兩個條文,即本條和第115條。
根據刑法理論,結果加重的條款是不發生犯罪未遂問題的,只有該條文規定的嚴重結果發生了,才能適用該條文。所以,認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應以本條規定的放火罪的構成要件為標準。根據刑法修正案,該條已經被修改為危險犯,即達到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或嚴重后果的,就既遂。
二、如何對縱火案量刑處罰
根據法律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后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后果,但并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
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還是要考慮到實際造成的損害后果,這樣作出的判刑才能很好的遵循罪刑相適應原則。根據《刑法》中對放火罪量刑標準的規定,犯此罪的最高可以直接對行為人處死刑,當然這也要求故意放火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剝奪政治權利期間再犯罪如何處罰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項目解散員工該怎么安置
2020-11-11搜索引擎收費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