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三類人限制減刑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二、死緩限制減刑的適用條件
關于死緩限制減刑適用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貫徹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在《〈刑法修正案(八)〉條文及配套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中針對死緩限制減刑的適用規定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等三項原則,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切實遵循了以上三項原則。
1、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旨在保護被告人利益,任何不利于被告人的刑事裁決須有刑法的明文規定為據。根據《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僅在三種情形下可以同時決定限制減刑:
(1)累犯;
(2)因實施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7種具體犯罪而被判處死刑緩刑執行;
(3)因實施有組織的暴力犯罪而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
2、罪刑相適應原則。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被告人限制減刑,要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作出決定。“犯罪情節等情況” 主要包括犯罪的性質、起因、動機、目的、手段、后果等因素。
3、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的原則。從立法目的來看,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限制減刑,并不是單純加重死刑緩期執行刑的嚴厲性,而是為進一步嚴格執行死刑政策創造條件。對于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法官在刑罰裁量的實際操作層面,通常會考慮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客觀危害層面,即犯罪后果的嚴重程度、犯罪手段的惡劣程度等;第二是主觀惡性層面,即犯罪動機或者目的是否卑劣,是否存在彰顯人身危險性的犯罪前科等;第三是社會影響層面,主要指被害人家屬的態度以及社會的反應。只有在以上方面均達到可以判處死刑的程度,才會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如果在某一方面尚存可恕緣由,就難以作出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
我們在適用限制減刑時應當堅持罪行法定原則、罪行相適應原則、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的原則。我們應當清楚,對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適用限制減刑,針對的是以往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而不是以往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案件。
賭博罪自首會減刑多少年
刑事訴訟二審認罪能減刑嗎?
限制減刑類罪犯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有什么內容
2020-11-28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拆遷補償標準早已定好,被拆遷人還有反對的機會嗎
2021-03-07“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