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很多時候聚眾斗毆的過程中的,當事人往往都是使用了一些工具的,用法律術語來說也就是持械,因此現實中也有部分人將聚眾斗毆罪稱之為持械聚眾斗毆罪。在被認定構成了此罪之后需要作出處罰,那么要怎么對持械聚眾斗毆罪處罰呢?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怎么對持械聚眾斗毆罪處罰
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多次聚眾斗毆的;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持械聚眾斗毆的。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聚眾斗毆一次,參與人數少、無人員輕傷、社會影響較小的,首要分子為有期徒刑一年,積極參加者為拘役或者管制刑;聚眾斗毆次數每增加一次,刑期增加六個月;輕傷每增加一人,根據損傷程度,刑期增加六個月至一年;輕微傷每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二個月。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刑期增加六個月或者刑種升格。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四種情形之一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情形之一(含同種情形),刑期增加一年;輕傷每增加一人,根據損傷程度,刑期增加六個月至一年;輕微傷每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三個月。
3、個罪自由裁量權規則
按本節規定對個案量刑時,合議庭(獨任庭)考慮人身危險性、社會危害性等綜合量刑要素,依第一百四十條量刑,可行使六個月以內自由裁量權;依第一百四十一條量刑,可行使一年以內的自由裁量權。
由于本罪與以下幾種違法以及犯罪行為頗為相似,因此,列舉了它們之間的界限以準確認定聚眾斗毆罪。
1、聚眾斗毆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2、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3、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二者區別的根本標志在于犯罪動機。聚眾斗毆罪中的殺人、傷害行為,雖然與其他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行為一樣,都侵犯了他人身體健康,但是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在殺人、傷害行為中,通常表現為為了稱王稱霸,充英雄好漢而惹事生非,與對方爭個高低。所以,凡是為了爭霸勢力范圍,或者明確表示要打服對方,而行兇傷人的都是聚眾斗毆中的傷人行為。
4、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界限
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兩者在客觀方面有相同之處,如犯罪形式都是聚眾,但兩者存在明顯不同。首先,犯罪動機不同,前者大多是為了爭霸一方、私仇宿怨和尋求精神刺激等流氓動機而破壞公共秩序,后者則多是為了實現個人某種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調工作等而破壞公共秩序。其次,情節要求不同,前者不要求情節嚴重,后者要求情節嚴重,必須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否則不構成犯罪。
聚眾斗毆的行為過程中雖然也是會有持械的情況出現,但此時需要經過專業的認定之后,才能知道是否構成聚眾斗毆罪,那之后涉及到持械聚眾斗毆罪處罰才會是刑事方面的,不然可能對當事人作出的處罰僅僅是治安管理方面的處罰。
聚眾斗毆罪辯護詞
聚眾斗毆主犯能保釋嗎?保釋要如何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交通事故定責后可以申訴嗎
2020-12-06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