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國家的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在員工因工受傷期間應當配成一定數額的誤工費,員工與此同時也應當當相關機構進行工傷鑒定。那么,工傷鑒定時間多久有效呢?按照當地勞動局工傷科的規定,工傷鑒定時間在一年之內是有效的。一年之后將為作廢。
一、工傷鑒定多長時間有效
先到當地縣級或市級勞動局工傷科申請工傷認定,認定完后再到市勞動局勞動能力鑒定中心申請傷殘等級鑒定即可。期限不要超過一年
二、工傷鑒定程序
1.因工傷殘職工在醫療終結后應攜帶資料到當地社保機構申請 傷殘等級評定; 2.鑒定者攜帶醫療機構出具的傷、病、殘診斷證明,如:病歷、出院證明、CT片、化驗單、心電圖等相關診斷材料及《職工傷病殘勞動鑒定審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來做鑒定。
3.鑒定辦對鑒定者攜帶的材料由專家確認后,交納200元鑒定費。如材料不全,由我辦出據委托診斷后,再來鑒定。
4.鑒定辦于每周四定期召開鑒定會,做出等級或結論,并予以公布。
5.自鑒定材料收下登記之日起15日后,由單位勞資人員前來領取鑒定結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工傷鑒定標準是全國統一的,而傷者的傷情要鑒定傷殘等級,具體看傷者的傷情嚴重程度,是否影響手指功能以及傷的手指是什么指,因為在傷殘鑒定中,拇指、食指、其他指在受傷后的傷殘等級是不同的,所以在此無法估計傷殘等級。
而工傷保險待遇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由國家統一規定補償標準外,其他的補償項目都可以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自行調整,具體賠償標準建議傷者領取到鑒定結果后,咨詢12333社保服務熱線,得到的結果才是最準確的。
三、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根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職工工傷致殘勞動能力鑒定原則和分級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職工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和因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
3.1勞動能力鑒定
法定機構對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后,根據國家工傷保險法規規定,在評定傷殘等級時通過醫學檢查對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傷殘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做出的技術性鑒定結論。
4.2晉級原則
晉級原則
對于同一器官或系統多處損傷,或一個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時受到損傷者,應先對單項傷殘程度進行鑒定。如果幾項傷殘等級不同,以重者定級;如果兩項及以上等級相同,最多晉升一級。
4.3對原有傷殘及合并癥的處理
在勞動能力鑒定過程中,工傷或職業病后出現合并癥,其致殘等級的評定以
鑒定時實際的致殘結局為依據。
如受工傷損害的器官原有傷殘或疾病史,即:單個或雙器官(如雙眼、四肢、腎臟)或系統損傷,本次鑒定時應檢查本次傷情是否加重原有傷殘,如若加重原有傷殘,鑒定時按事實的致殘結局為依據;若本次傷情輕于原有傷殘,鑒定時則按本次傷情致殘結局為依據。
對原有傷殘的處理適用于初次或再次鑒定,復查鑒定不適用于本規則。
以上就是關于工傷鑒定時間多久有效的問題的最大,若您是因工受傷的勞動者,應當在正常時間范圍內進行辦理工傷賠償的相關事項,過期后將不會受理。同時勞動者在受傷的第一時間別忘了及時進行治療,以免耽誤傷情。當然在工傷鑒定時費用時不用勞動者支付的。
不服工傷鑒定,可以申請重新鑒定嗎
職工工傷鑒定十級傷殘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農民工工傷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中有爭議可不可以中止
2021-01-29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