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也是犯罪的一種狀態,按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犯罪中止和犯罪放棄又存在不同,有無損害造成的后果更是不同。那么犯罪中止有沒有那么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在英美法系中,對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處理,在處罰上也不作任何特別考慮。對于中止犯,各國刑法的規定幾乎是一致的,即不是免除其刑,就是減輕其刑。
例如:
《日本刑法》第43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而未遂的,可以減輕其刑,但基于自己的意志而中止犯罪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刑罰”。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刑法典》第24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自動中止犯罪或主動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處罰。如該犯罪沒有中止的行為也不能完成的,只要行為人主動努力阻止該犯罪完成,應免除其刑罰”。
《意大利刑法典》第56條規定“如果犯罪人自愿中止行為,只有當以完成的行為本身構成其他犯罪時,才處以該行為規定的刑罰”,“如果自愿阻止結果的發生,僅處以犯罪未遂規定的刑罰并減輕三分之一至一半”。
從中國刑法的規定來看,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于對犯罪未遂的處罰。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東西方文明的激烈沖突,各國法文化傳統以及刑法價值觀的巨大的差異,在這一點上都煙消云散。各國立法者莊嚴宣布:對中止犯就應大幅度從寬處理。尤其在中國刑法中,犯罪中止不僅比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處罰輕,而且與整個刑法所規定的其他法定從寬情節相比,也是獨一無二屬于最輕的。
處罰并不是解決事情的最終目的,認識到錯誤并可以改正才是真正的目的。中止犯一般都是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或自己的錯誤才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為,那么認識錯誤的目的已經達到,自然就可以給他一個機會去改正。
哪些犯罪屬于刑事犯罪類型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