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藥,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
一、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十七條規定:
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假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二、犯罪構成
1、犯罪的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表現為假藥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藥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銷售者即藥品的有償提供者。
2、犯罪的主觀方面
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銷售假藥不僅危害了大多數人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危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犯罪嫌疑人必須受到法律制裁。銷售假藥罪并沒有與銷售金額直接掛鉤,但銷售金額巨大,刑罰也會加重。總而言之,銷售假藥罪在我國刑法當中是很嚴重的。
醫院賣假藥應雙倍賠償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內容
包庇罪司法解釋是什么,與相關犯罪怎么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轉讓與上市公司的收購有什么不同
2021-03-03行政訴訟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6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