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致人死亡應該怎么判刑
1、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刑法另有規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規定處罰。)
2、根據《刑法》第335條規定,醫療事故罪是指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
3、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指過失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行為。醫療事故罪與過失致人重傷罪的界限和上述醫療事故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基本相同。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認定標準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上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他人
1.正確區分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過失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其他犯罪。刑法分則某些條文規定的過失犯罪,如失火罪、過失爆炸罪、交通肇事罪等,也往往發生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但它們都是因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是業務過失而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規定這些犯罪的刑法條文與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法條文,形成特別法條與普通法條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應按特別法條論處,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刑法第233條在規定了過失致人死亡罪及其法定刑之后指出:“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正確區分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二者有相似之處:部發生了他人死亡的結果,行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都不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的行為人希望避免死亡結果的發生,死亡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意志,后者的行為人對死亡結果持放任態度,發生死亡結果并不違背行為人的意志;前者的行為人在預見到死亡結果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仍然實施其行為,是因為他認為憑借一定的主客觀條件可以避免死亡結果的發生,后者的行為人,在明知死亡結果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仍然實施其行為,是為了實現其他目的,行為人沒有考慮憑借一定的主客觀條件避免死亡結果的發生。
3.正確區分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致人死亡。二者的關鍵區別在于行為人能否預見、應否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他人死亡。應當根據行為人的知能水平、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以及客觀環境,判斷行為人對死亡結果能否預見、應否預見,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4.對過失重傷進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應直接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套用故意傷害致死的模式,定過失傷害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輕微傷、輕傷的,一般不能認定構成刑事犯罪。此時造成的損害結果達到了重傷或者死亡的話,那么才有可能認定為過失致人重傷罪或者過失致人死亡罪。但要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交通肇事中造成了人員死亡的,則通常是按照交通肇事罪來定罪處罰。
過失致人重傷罪的民事賠償是什么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過失致人死亡罪情節較輕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