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罪立案細則有哪些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十七條規定:
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假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二、犯罪構成
1、犯罪的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表現為假藥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藥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銷售者即藥品的有償提供者。
2、犯罪的主觀方面
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3、犯罪的客體要件
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對藥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權利。
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對藥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規,建立了一套保證藥品質量、增進藥品療效、保障用藥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構成對國家關于藥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時危害到公眾的身體健康。
4、犯罪的客觀方面
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假藥。違反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及為貫徹該法而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辦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上述法律和法規中就藥品成分、藥品標準、藥品生產工藝規程、藥品經營條件、藥品監督等藥品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
生產假藥的行為表現為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假藥的活動,銷售假藥的行為是指一切有償提供假藥的行為。
相關的犯罪者不但對我國的醫藥法律進行了相應的觸犯,也對我國違法了我國的法律規定。我國對這類銷售假藥的相關當事人進行相應的處罰,維護我國的醫藥發展和相關公民的健康權力的實施。穩定我國的社會管理和秩序。
銷售假藥罪銷售金額判刑怎么定?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醫生銷售假藥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速直行撞上左轉彎怎么判
2021-03-04行政拘留多久不再追溯
2020-12-25以文種為標準,行政裁判文書可以劃分哪幾類
2021-02-09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